简介:追求产品价值成长的产品经理导向,远非当前流行的增长黑客可比,追求用户增长的增长黑客理论,可能在未来也会和更多产品相悖,不仅仅只是冷启动产品。01 前言产品契合市场(PMF)是产品第一阶段,也是推动产品与用户 ...
01 前言产品契合市场(PMF)是产品第一阶段,也是推动产品与用户关系相互作用的杠杆,在此阶段未达成以前,任何的运营动作都将多余。因此不了解PMF的创业者或产品经理,把产品强行投入市场运营,就是在一个错误的基础上叠加损失。 02 产品契合市场产品契合市场(PMF)的大意是指,再好的产品遇到糟糕的市场环境也会失败,而差的产品就算遇到好的市场环境也会同样失败,只有好产品遇到好市场才会同时发生美好的化学反应。因此产品契合市场,首先是有好产品,其次是适合的市场环境。 任何初创公司或者新产品,生命线可以分为两部分:产品契合市场以前(BPMF)和产品契合市场以后(APMF)。 如果企业当前处于BPMF阶段,专注实现产品契合市场就是创始人唯一重要的事情,甚至可以因此不惜更换团队、重新定义产品或者进入不同市场。PMF理论源自网景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如今也在硅谷盛行。
社交媒体兴起以后,用户既是产品使用者,使用后的分享也是产品销售者,这为定义PMF做了补充,用户将产品主动分享在社交媒体,分享的用户数量以及分享速度,是实现产品与市场契合的重要信号。 03 产品市场契合度产品契合市场的信号强度不一样,有的是爆炸式增长,有的只是循序渐进,有的在增长几周后停滞,有的则被竞品抄袭后截流。因此产品和市场的契合度越高,产品优势越明显,融资最好也在产品契合市场以后。 (1)净推荐值(NPS),分享占比减去批评占比,NPS原本理论中比较复杂的打分调研和计算,可能已经不太适合当前。BPMF阶段的产品,在当前社交媒体的杠杆作用下,应该极力避免差评,NPS也应该计算更容易拿到数据的分享率、分享回流和分享新增等指标,虽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追求病毒式增长,但高于行业平均NPS值的产品,市场契合度一定很高。 (2)核心价值,早期产品的核心价值是单位经济效益(简称Unit Eco),这个指标代表收入和成本的起点,构成业务交易的最小化单元,比如计算一个用户的收入和成本,单个商品或者单次服务的收入和成本。 定义最小业务单元可以得到两个目标:第一,该单元未来能够达到的收入;第二,实现收入所需的成本。 最小业务单元达成速度越快,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越高,尤其是互联网领域的很多产品,产品使用免费,通过广告盈利,在更长回收周期以及更多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下,能够最快速度的验证业务单元显得更加重要。 验证最小业务单元效益有两种方式:
(3)留存曲线,假如用户没有留存,任何增长都没有意义,所以稳定留存是衡量产品市场契合度的重要指标。 (4)三级火箭,增长速度、DAU占比,使用频率,这三个指标如果在没有推广投入的前提下暴涨,就是PMF的最佳信号。 这种美妙感觉,很多产品经理和创业者甚至从未体验过,笔者幸运的经历过两次,因此每次创业总会有点过度追求PMF。如果产品处于这种状态,可以直接忽略前三个指标,快速把握机会,规划长期增长战略以及引入合适管理人才,进入市场规模扩张阶段。 04 产品市场变化产品契合市场以前,达到PMF就是团队唯一重要的任务。但是真实市场并非一成不变,尤其是互联网市场,各类技术的革新很快,所谓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追求PMF也要考量变化,根据市场变化来保持产品变化。 市场变化对于大公司来讲,PMF就是永无止境的路程,如果产品不能随时保持契合变化,就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历史也证明这点,从柯达到诺基亚,人人网到熊猫直播,市场变化的周期越来越短,淘汰速度越来越快,前年直播还风光无两,不久前熊猫直播就已经宣告倒闭。
产品契合市场,无论新产品还是大公司,归根结底都是契合变化。变化速度越快的市场PMF机会越多,因为市场变化快,大公司难以封锁赛道,利基市场足够多,所以新产品契合市场的几率最大。 05 产品契合变化新产品很难契合大市场,大市场的价值链复杂,变化较慢,新产品的契合性也很差。所以最好从利基市场开始,连微信早期都只是替代短信,从文字通信开始。存量市场格局已定,除非技术、人群、渠道发生大变革,否则新产品进入存量市场的契合性也很差,存量市场竞争目标是取代竞品,精益创业的MVP也会失去效果,因此只有更完美的产品体验才可能赢得用户。
产品开始拥有一定规模,再去契合市场变化,重要的不再是当前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而是要考虑不断推出新功能和新产品来契合新变化,因而形成产品价值的增长飞轮。 06 增长黑客vs产品经理“增长黑客”方法论很流行,但在没有实现PMF之前,追求增长黑客没有任何意义。产品才是增长的核心,核心假设没有得到验证,任何指标和A/B测试都是虚的,包括增长黑客负责人和产品经理的职能都可能相悖。
一个伟大产品,从来不是取决于某个按钮的颜色。 07 说在最后产品的成长和用户的增长,两者的价值并不相等,这也是持续亏损的美图秀秀和Photoshop之间的区别。笔者有一个可能引起非议的观点,追求产品价值成长的产品经理导向,远非当前流行的增长黑客可比,追求用户增长的增长黑客理论,可能在未来也会和更多产品相悖,不仅仅只是冷启动产品。 从念头契合产品再到增长黑客的悖论,本文作为《寒冬期,如何从本质上探求产品增长》的姊妹篇,进一步从产品角度阐释增长,大家可以两篇结合作为创业早期和产品冷启动团队的参考,也希望这个系列能为大家带来不同思路。 #专栏作家#老衬,微信公众号:fengqitalk。多款百万级用户产品缔造人,擅长互联网产品运营,关注新兴科技产业。 本文独家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qq2522407257。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rzxsoft.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学院www.rzxsof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