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萌芽力与成枝力较强,幼树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果实较大,果形圆,顶部突起且近核处内空,肉质脆嫩化渣,离核。单果重52.2 g,可溶性固形物10.2%,可滴定酸0.8g/100ml,固酸比12.7:1,可食率85.8%。经多年多点观察,在海拔400米左右地区6月下旬成熟,海拔600米左右地区7月上旬成熟。无枯花枯蕾现象,其成熟期、丰产性、抗逆性等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表现一致。 2008年6月在重庆市渝北区统景镇印合村对该品种进行田间现场测评,抽选了多株2005年第一代高接换种植株。植株生长健壮,树冠高大,丰产性好,平均株产42.6公斤。果园等高栽植,株行距4m*4m,按株行距与亩栽株数,并考虑单株投影面积,折合亩产1789.2公斤。 该品种于2010年1月27日经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适宜在重庆市中低海拔地区种植。
企业品牌网站建设 http://www.rzxsoft.cn
文章由重庆一佰互联企业品牌网站建设http://www.rzxsoft.cn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