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什么说作为C端APP产品经理是在一条类似于万里长征的路上呢?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在这条困难重重的路上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系统性思考、全局性把握是正确做事的第一步,要在资源合力及抓用户动机等关键要素上下功夫。缘 ...
为什么说作为C端APP产品经理是在一条类似于万里长征的路上呢?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在这条困难重重的路上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系统性思考、全局性把握是正确做事的第一步,要在资源合力及抓用户动机等关键要素上下功夫。 缘起:为什么说这是一条类似于万里长征难度的道路移动APP产品经理的挑战来自于方方面面,特别是做面对C端广大互联网用户产品时,有来自人、流程、技术、运营等的压力:
APP拉新的成本我们先不谈APP开发的所要花费的系统建设费用,就是让一个APP怎么装到用户的手中要花的代价比前几年都高了。之前说一个用户装APP的推广成本为10元,现在据企鹅智酷《关于移动互联网报告》数据表明,APP拉新20元也只能拉动1/4的用户。即便碰到感兴趣的优惠券,五成的网民表示不会为了优惠券而下载APP。对有下载APP的网民来说,获客边际成本递增。10元和20元优惠券才能吸引到这部分用户的半数,即总量的1/4左右。图一:企鹅智酷关于APP拉接的数据APP维系运营难题就打个比方来说,用户,好不容易让用户下载后,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因为用户流失是时不时发生的问题。一份研究数据表明,APP产品在下载后三个月内平均会失去76%的用户,可见维系用户是个难题。用户流失的原因归纳起来会两种,一种为吸引眼球效应不突出,也就是在用户首次接触你的产品时,你能否在短时间内让用户找到你的亮点,或者他急需解决的问题可以在APP解决,甚至给他带来惊喜,否则“首因效应”会导致它直接把APP卸载或者无期限打入“冷宫”。还有一种,因为APP并不是一个高频、刚需的产品,用户必须在是用户确实在某个特定情景下才会想起来使用。时间一久,他就忘记这个APP了。那么这种情况的流失是需要不断通过消息推送,不断的运营让用户建立与APP的熟稔,从而让他在需要的时候会自然想起你。还有,我们处在一个BAT垄断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所以所以做为产品经理要清醒的意识到,做好一个APP的难度不亚于万里长征。策略:用系统性思维来进行布局开篇比较悲观,是为了在战略上重视。陌陌,美图等惟数不多的APP不也杀出来了一条血路吗,在万里长征的路上只有高度重视,才能找到自己的切入点,日积月累的进行突破。前面已谈到APP涉及到方方面面,系统性思考、全局性把握是正确做事的第一步,要在资源合力及抓用户动机等关键要素上下功夫。APP团队要整体作战,形成合力如果用互联网爆款思维理念来打造一款成功的APP应用,前期产品、研发、设计要用“匠心精神”让用户愿意使用这款产品;后期市场、运营运作要用“付出精神”让用户愿意留存甚至口碑推荐。一个成功的APP应用离不开系统性思考的助力,方向的把握让产品经理甚至整个团队走在正确的路上。所以前期产品经理一定要有系统性思维,不要一个人闷着头干,而是要拉上项目经理及项目团队成员,去进行全局考虑:
有用户自驱动力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我们都知道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是实现用户价值,那如何抓住用户深藏下的动机呢,我觉得这是核心之中的核心。笔者参与过几个C端APP产品的开发与运营,当有KPI考核压力时,在有大量营销活动PUSH的前提下,用户来得很快,拉新的数据很漂亮。但在后期没有活动的PUSH,用户的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到了后面大力运营,用户除了进行基础查询功能外,其它的业务也用的很少。当时面对这种情况,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在后来一次上管理课程,老师分享一个从《驱动力》这本书看到的一个故事,我突然一下从这个故事中找到感悟。这个故事的题目是爱玩的小孩,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在这个故事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的动机分为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就能让自然而然去管理。这何尝不能给做产品的我们一些启示,当仅仅靠外在物质刺激去撬起用户端,是不能长久的。最核心的方式是你要找到用户的内在动机,无论是虚荣、自我实现或是身份的认同都是他认可的某种核心价值,让他自然而然的愿意接受。图三:动机理论示意图写到这里,自然而然想到微信大师张小龙的一段公开演讲中的话:”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而需求的本质就是人性最大的洞察。“最后,作为产品经理自身来说,如果能真正做出一个用户喜闻乐见的APP产品,也是非常有自驱动力动机的一件事情。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下而求索吧!作者:在路上Jenny,微信公众号:Jenny手写我心 ,愿意和更多的产品狗交流互动。本文由 @在路上Jenny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巅云官方发声,对观点有疑义请先联系作者本人进行修改,若内容非法请联系平台管理员,邮箱2522407257@qq.com。更多相关资讯,请到巅云www.rzxsoft.cn学习互联网营销技术请到巅云建站www.rzxsoft.cn。 |